信息流广告投放总是没转化?如何能提升转化,本篇文章将从从定向和素材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详细解析。
做信息流广告投放,是不是总陷入 “钱花了,转化却寥寥” 的困境?
看着曝光数据好看,实际成交少得可怜,投放效果始终上不去,问题到底出在哪?
其实,关键就在于人群定向不够精准,素材没能筛选出高意向用户。
别慌,今天这篇文章,我就从定向策略和素材内容两大核心维度,分享实操干货,帮你优化投放效果,提升转化率。
信息流定向策略
年龄定向:拒绝 “一刀切”
基础定向时,别直接选 “50 + 以上” 这类笼统标签。通过 “更多分段” 细化年龄段,尽量聚焦 60 岁以下人群。
比如推广中老年康养产品,精准圈定 “41 – 45”“46 – 50” 等分段,让广告触达更贴合需求的群体,避免无效曝光,提升投放针对性 。
莱卡定向:多元搭配,精准触达
莱卡定向有三种实用组合:
大行为(150 + )小兴趣(10 + ):
用大量行为词(如 “职场技能学习” )+ 行业垂直兴趣词(如 “职场培训” ),精准定位对特定行为、行业高度匹配的用户。推广职场课程时,触达有学习行为、关注职场发展的人群,获取高质量流量 。
小行为(10 + )大兴趣(150 + ):
以精准行为词(如 “购买考研资料” )+ 海量兴趣词(如 “教育资讯” ),拓展兴趣用户。针对考研资料,除锁定购买人群,还覆盖对教育感兴趣的潜在用户,扩大受众面 。
大行为(150 + )大兴趣(150 + ):
大量行为词(如 “家居装修” )+ 兴趣词(如 “生活美学” ),覆盖全量意向用户。推广家居产品时,不放过任何对家居有需求、感兴趣的人,拓宽投放边界 。
信息流素材内容
素材创作
创作素材,围绕 “筛选人群” 设计:
突出服务、质量,少提 “活动、低价” ,吸引追求价值的用户,过滤贪便宜人群;
用 “真人出镜 + 产品展示”,替代 “纯空镜 + 文案” ,增强真实感,让用户直观感受产品;
文案融入 “起步价格” ,提前过滤低价值人群;
大标题全程展示,清晰传递卖点,快速抓住注意力,筛选感兴趣的人 。
优质素材
别被 “成本低、转化多” 骗了!素材优劣,看后端效果。前端数据好看,若后端无法高转化、促成成交,不算优质。只有能在投放后期,真正带来高成交、高收益的素材,才值得持续投入,推动业务增长 。
两者协同优化
定向和素材并非孤立。持续观察并分析数据,根据人群反馈调素材,或依素材表现优化定向。比如,某类人群对 “真人出镜” 素材反馈好,就扩大该人群定向;若某定向人群对素材转化差,就调整素材或换定向,让二者协同,提升整体效果 。
信息流广告投放的核心是 :“找对人、说对话”。精准定向锁定目标,优质素材筛选意向,再协同优化,就能摆脱无效投放。把这些方法用起来,让每一分投放费用都转化为成交,助力业务在竞争中突围,实现持续增长 。
更多信息流干货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