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朋友在后台问我:“巨量广告账户线索质量差,其他人群占比飙高,到底该怎么调?” 说实话,这个问题太典型了,几乎每个投放过信息流广告的优化师都踩过这个坑。
八大人群中的【其他人群】 排到了第一,就意味着账户里消费曝光最多的是那些没被打上八大人群标签的用户 —— 这类用户需求模糊,对产品的匹配度自然低,线索质量差也就成了必然结果。
今天的内容就来跟大家聊一聊八大人群中【其他人群】占比高该如何调整?
首先,【其他人群】是怎么来的?
这是系统在推流的时候发现你设定的人群包覆盖少,或者账户里历史转化数据稀疏,系统就会把一部分曝光分配给【其他人群】,系统就会认为这群人虽然不符合你设定的标签用户,但“有可能转化”。
如果你账户中【其他人群】越跑越多,那么你想要的精准人群反而就变少,结果就可想而知:但有效线索越来越少,销售跟进骂声一片。
但是也不要慌,第一步先判断你的受众是不是本身就不属于八大人群,因为八大人群本质上是基于电商场景衍生的标签体系,要是你的产品属于小众领域,你的目标用户压根就不在八大人群覆盖范围内,那么【其他人群】占比高,就是正常的。
此时,只要成本合适,有效率能在60%-70%就不用调整。如果你强行改定向,很大概率会越跑越差。
如果你的行业不属于小众行业,而且账户中所有视频的【其他人群】占比都很高,这就意味着整个账户的流量方向跑偏了。
如果你是这种情况,给大家分享两个办法:
1、换硬广的视频去投,虽然硬广不讨喜,但是能精准筛选有实际需求的用户,能快速把流量拉回来。
2、把账户里过去转化最好的 3 个八大人群打包成人群包,用这个精准人群包做定向投放,尝试把人群标签矫正过来。
不过,如果真的是整个账户流量跑偏了,矫正还是很有难度的,与其花大量时间调整,不如直接换个新账户重新起量,反而能节省更多时间成本。
线索质量差,优化没有方向,成本越来越高?
给大家送上一套【有效线索鉴别与提效秘籍】
- 识破假量陷阱:为什么自动投放容易招来“羊毛党”?教你一眼看穿虚假流量套路。
- 衡量有效的金标准:搞清楚不同视角下,什么线索才算真有效?标准清晰,明确优化方向
- 选对转化链路:表单or 私信?不同链路对线索质量影响巨大,怎样选择链路转化效果更好
- 提升效果核心:两个实操性极强的关键动作,直接作用于提升线索有效率。
- 提升后端成交:竞争白热化,如何利用前端有效线索,撬动更高的后端成交率?
现在给大家争取了20个免费名额!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助理即可免费领取!
